甲状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,位于喉咙下方,呈蝴蝶形,主要负责分泌调节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的激素,其健康状况直接影响人体各项生命活动。
当甲状腺组织出现异常增生时,就会形成我们常说的甲状腺结节。这些结节就像是甲状腺上长出的"小疙瘩",其本质是甲状腺细胞局部过度生长形成的团块。
值得欣慰的是,临床数据显示约85%-95%的甲状腺结节都属于良性病变,只有少数(约5%-15%)可能会发展为甲状腺癌。
这种疾病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"隐匿性"。初期通常没什么明显症状,很多人都是体检时才发现。
数据显示,普通体检发现的概率是5%-7%,而用更精密的超声检查时,检出率会跃升至20%-76%(同一人群不同检测方式的对比结果)。
且存在性别差异: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,男女比例约为1:3.83,相当于每4位患者中就有3位是女性。
展开剩余85%虽然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的,无需过度担忧,但 如果结节出现以下异常表现,建议立即就医评估。
PART1
甲状腺结节恶化分3个阶段
各个阶段表现不同
早期:
多无自觉症状。
中期:
声音嘶哑、呼吸不畅、吞咽困难,或局部压痛等压迫症状;颈静脉受压时,可出现患侧静脉怒张与面部水肿等体征。
晚期:
吞咽困难、声音嘶哑、呼吸不畅,严重者会有咯血、颈部静脉受压扩张、体重下降、瞳孔缩小等症状。
颈部淋巴转移,出现淋巴结或者淋巴肿大症状。
发生远处转移,脑转移会出现头痛、头晕、呕吐情况,肺转移会出现咳嗽、咯血、胸闷情况,骨转移的话大多数都是疼痛或出现病理性骨折。
PART2
15%结节恶变有两层原因
找准原因,选择治疗方法
15%的恶性结节的出现,归结起来可以分为两类
1.结节起初是良性,不断受到外来刺激,组织变性,逐渐恶化。
如果你有甲状腺结节,同时有桥本甲状腺炎或者Graves病,病程在3年以上,就要当心,结节恶化的风险在60%以上。
2.结节是恶性,早期恶性特征不明显,未引起足够的重视,导致结节不断恶化扩张。
<1cm的结节往往不被重视,放任其生长,导致结节不断扩张,甚至发生转移,因此发现几毫米的结节,要引起重视,及时治疗。
PART3
甲状腺结节癌变
5大高危因素
并非所有甲状腺结节都会癌变,但如果存在以下高危因素,恶变风险会大幅增加,需密切 监测或尽早干预:
1. 结节形态不规则、边界不清
超声检查是评估甲状腺结节性质的重要手段。如果报告显示结节呈“低回声”“边界模糊”“微钙化”“纵横比>1”等描述,提示恶性可能较高,需进一步做细针穿刺活检(FNA)明确诊断。
2. 有甲状腺癌家族史
约5%-10%的甲状腺癌(尤其是髓样癌)与遗传相关。如果直系亲属(父母、兄弟姐妹)曾患甲状腺癌,本人结节恶变风险显著增加,建议定期筛查相关基因(如RET基因突变)。
3. 儿童或青少年时期接受过头颈部放射治疗
放射线暴露是甲状腺癌的明确危险因素。如果童年因淋巴瘤、白血病等接受过头颈部放疗,即使多年后出现甲状腺结节,也应高度警惕恶变可能。
4. 男性单发结节
统计显示,男性甲状腺结节的恶性比例高于女性,尤其是单发结节(孤立性结节)。因此,男性患者即使无症状,也建议定期复查超声。
5. 结节伴随持续性生长
即使初次活检结果为良性,如果结节在随访中持续增大(如每年增长≥2mm),仍需警惕恶变可能,必要时重复穿刺或手术切除。
PART4
关于甲状腺结节
治疗方式
一、中医药治疗
1、辨证论治
1、肝郁气滞型: 颈前有肿块,疼痛,胀闷憋气,咽有阻塞感,午后发热、多汗、头痛喜饮,疲乏,舌红苔黄,脉弦数或数。
◆治疗方法:疏肝理气,解郁消肿。
2、脾虚痰湿型: 颈部肿块,头晕多梦,痰多而粘稠,疲乏、舌质红、苔黄腻浊,脉弦。
◆治疗方法:健脾利湿,化痰软坚。
3、肾阴不足型: 颈部肿块,腰酸痛,耳鸣不寐,盗汗,神疲,舌红少苔,脉沉细。
◆治疗方法:滋阴补肾。
4、脾肾阳虚型: 颈部肿块,神疲乏力,面色苍白,少气懒言,头晕目眩,四肢不温,纳食腹胀,口淡乇味,脉缓或沉迟。
◆治疗方法:温中健脾,扶阳补肾。
二、微创消融治疗
除了中医治疗外,发现甲状腺结节后也可以选择 微创消融治疗。
微创治疗无创、更精准、不损伤正常甲状腺组织、恢复快...
多模态可视消融技术原理:
采用1.6mm微波离子消融针靶向介入到甲状腺病变组织内 (无需开刀) ,用高温将甲状腺结节、囊肿、腺瘤等进行灭活, 10分钟内即可完成手术;术后已消融的结节病灶在短时间内自身吸收、消失,手术创口仅有几毫米如针孔般大小,2天左右可自行消失,术后无疤痕,不影响美观。
最重要的是,最大限度保留正常甲状腺组织且甲状腺功能不受影响,患者无需终身服用替代药物,几乎不存在术后并发症问题,可最大程度的将患者痛苦降到最低程度。
需要注意的是:微创消融好处多,但只有 大部分良性甲状腺结节和一部分甲状腺微小癌 微创消融治疗,具体情况要让医生来评估。
甲状腺结节很常见,但恶性比例较低。关键在于早期识别危险信号!通过定期检查、减少辐射、合理饮食、调节情绪,可以最大程度降低隐患。
因此,不必过度担忧,但务必遵医嘱随访,让甲状腺始终处于健康监护之中!
发布于:河南省广源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