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转自【福州晚报】;
海鲜火锅固然美味
但烹煮过程一定要留心
否则很有可能病从口入
来自湖南的强伯(化名),因为吃了一顿海鲜火锅,不料却出现了眼黄、疲乏、食欲减退,上医院一查,竟是感染了甲型肝炎病毒。
28日是世界肝炎日。福建医科大学吴孟超纪念医院(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)肝病内科常务副主任、重症肝病科主任高海兵提醒,部分甲肝是由于吃到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没有煮熟的海产品,预防关键在于把好“病从口入”关。
强伯今年60多岁
前阵子到福州女儿家探亲
女儿特地请他到店里
吃了一顿沿海城市特色
——排档式海鲜火锅
看着琳琅满目可以自取的海鲜,来自内陆城市的强伯惊叹不已。但让他没想到的是,没过多久,他却变成了“小黄人”,不仅小便黄、眼睛黄,而且食欲不振,恶心想吐。就诊家附近医院后,查出了感染了甲肝,医生建议转到孟超肝胆医院治疗。
展开剩余55%“我们追问病史,判断就是那顿海鲜火锅惹的祸。”高主任介绍,因为缺少吃自助式海鲜火锅的经验,强伯在烹煮过程中,可能没有将各种海鲜彻底煮熟就吃了,因此感染了甲肝病毒。
高海兵主任介绍
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,青少年最易感染。该病主要经粪—口途径传播,最主要的方式是食用受污染的食物、水、海鲜,特别是生食贝类等,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密切接触。
从临床表现上看,甲肝多为急性发病,典型病例发病初期常有乏力、厌食、恶心、呕吐等症状,随后出现黄疸,小便深黄,皮肤巩膜黄染,甲肝病人还可能出现腹泻、肌肉疼痛、咽炎等症状。
不过,无需担心的是,甲肝和乙肝、丙肝不同,大多数患者及时诊治可以完全康复,不转为慢性,极少数才会发展为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。
该如何预防甲肝?
高海兵主任提醒
甲型肝炎病毒的生存能力很强,在60℃的水中,可存活一小时。而当水、食物被加热到100℃时,几分钟就可以将甲型肝炎病毒全部杀死。
所以预防甲型肝炎其实很简单,关键在于饮食卫生,尤其是避免生食或未熟透的食物。要做到海鲜彻底煮熟;生熟食分开处理;勤洗手;不喝生水。
此外,接种甲肝疫苗能大幅度降低甲肝的发病风险,青少年和常常在外就餐的人群可考虑。
记者 陈丹 通讯员 林春梅
发布于:北京市广源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